阿里十年:开篇
文章目录
7号楼下,彩灯霓虹闪烁,音乐不停,双十一的西溪园区,欢快的音律萦绕在耳边。
我,坐在3楼靠窗边的位置,努力回想二进宫后的阿里十年。
嗯,我是2012.11.12日重新入职阿里的。不知不觉,明天就是我的十周年纪念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回顾一下自己的这十年,就当留个纪念吧。
故事从大学时光说起吧。
计算机与智能机
我大学学的是通信工程,大二寒假前在书店买了本《计算机二级考试-Java》。看了一个假期,回到学校在机房敲下第一行 “hello, world!",就这样拿到了计算机二级证书。
毕业的时候就想如果能一边工作一边旅行就好了,始终感觉在公司上班,限制了办公地点,不够自由。这时候,手机已经有N73/N95等高端机皇,闲余时间就会有意识看看手机开发的书。觉得手机上的应用或者游戏都比较小,开发周期短,那么开发完一个版本的空隙就可以出去旅行一段时间。
正好 Java当时3个平台,J2ME/J2SE/J2EE。而 J2ME 就是用来做嵌入式,做手机端开发的。只是那个时候还是 Nokia 和 Symbian 的天下,支持这个平台的手机其实并不多。书虽然看了不少,然而并没有开发哪怕一个游戏或应用。
直到开始回忆,才发现照片的珍贵,找到了一张当时压在显示器下的 Java ME 图书照片。当时的电脑屏幕显示的是 hao123.com,网址之家,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用过并且依然记得?
N73/N95这些手机我是没机会用的,我的第一台手机是波导,曾经手机中的战斗机,没有当时手机的照片了。
网上找了几张照片放在这里,留作回忆。
毕业后到上海走了一小段岔路,但还是庆幸当时的自己,最终回到了程序开发的路。2008年从上海来到杭州,在艾赛通讯公司用 Eclipse做SNMP协议的电信网管软件,公司主要的收入是卖到当地电信/移动公司的网络通讯设备。
也曾做过独立开发
2009年的一天,软件部老板找我们几个开发聊方向,提到了智能机还有Android,可能是部门接下来的方向。
聊过之后好像公司大老板没有同意,也就没有了下文。我倒是认真了,那个时候 Google 刚发布 HTC One 不久,用近一个月工资买了第一个全键盘手机,然后开始啃英文开发书籍。
用 Eclipse 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开始真机开发和调试。于是,我有了第一款 Android 应用《列车时刻表》,丢到当时 Android 论坛上,好像是 hiapk 和 androideoe,算是有了第一批用户。当时国内的风潮是汉化,独立开发的并不多。再后来注册了 Android 开发者账号,相比 iPhone 开发者每年 99 美元,只要25美元,可以说 Google 大大的良心。
关于我的 Android 应用,现在已经找不到多少记录了。
都说互联网不会忘记,其实也会忘记,如今当时使用的邮箱,曾经发帖的论坛,都已经找不到任何痕迹。勉强能找到的,就是 Google Play 中的上架记录,并且下载报告都是 2011 年以后了。
说来惭愧,我是开始 Android 开发后才知道苹果 iPhone 的,有点像高中考大学,从来不曾想过北大清华一样;
那时候没有苹果电脑和手机,先是从看 iPhone 开发电子书开始的,有点像大学学习Java,没有电脑先从看书开始一样。
看过电子书,才发现 iPhone 开发 设计的优秀,文档的完善,即使模拟器开发也可以远远甩出 Android 几十条街,于是头也不回地走上了 iPhone 开发之路。
那时候没什么钱,是买不起苹果的,就走上了黑苹果的路。感谢当时的自己,没有因为买不起苹果而中断这条路。
第一台 Mac 系统笔记本是淘宝的二手 ThinkPad T60,照着 pcbeta 远景论坛自己换了无线网卡,当时应该还是 Leopard 系统;第一个开发设备是在威锋论坛上花 ¥600 收的 iPod Touch 一代,系统还是3.1。
淘宝买入 T60 和 网卡设备的交易记录还在,因为时间久远已经看不到商品图片和信息了。
也正是这套开发环境,开始了独立 iPhone 开发之路。
我有了几个 iPhone 应用,而且还真的有用户下载,还真的赚到了钱。
后来用网页版新浪读书的内容做了《好读书》,当时想的 sologo 是好读书,读好书,也是我的第一个平台应用。
那个时候最多的,也是最赚钱的其实是各种金庸的武侠书,开始时每本书都是一个应用,后来就开始搞合集,应该是很多人的第一桶金。
也正是《好读书》,里面会有中信出版社的图书,后来收到对方发来的侵权律师函,觉得个人是不可能搞到版权的,不是长久之计。
正好后来有机会进入阿里,没有多少闲余时间,就这样《好读书》不再维护,最终下架了,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独立开发之路。
与双十一有缘
开发 iPhone 应用的时候,偶尔会逛 Cocoachina.com 论坛,看同行的开发经验和分享,在论坛中认识了 @谢文伟。
那时他刚入职淘宝不久,在当时的 iTeam 工作,于是认识了 @正淳 和 @崇厚,顺理成章也就开始面试和入职。@崇厚 成为我入职后的师兄。
不巧的是,我入职 iTeam 没多久, @谢文伟 因为个人发展离职去了云南。
直到今天写十周年留念翻找材料,才发现邮件面试的时间竟然是11.11这一天。
我写这篇十周年文章,是按照我第二次入职时间2012.11.12算的,是二进宫的十周年。
谁能想到现在无人不晓的双11,光棍节,原来两年前自己就已经结下了缘分,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正如乔布斯提到的 connect the dot
有些经历和事情看似独立,其实往回看的时候才发现它们会被一条条线连接起来。
面试过程很顺利,开始准备入职,知道每个人要有花名。
于是,有了下面的起花名历程,有了现在的花名。
从此阿里的江湖里有了寒峰,寒峰也开始了在阿里的江湖故事。
相信凤凰能涅槃
入职阿里时间定的是2011年元旦过后,项目就是手机淘宝iPhone版本。
入职前给自己留了段时间,因为个人刚结束了一段感情,给自己买了去湖南凤凰的火车票,希望自己能够凤凰归来,涅槃重生。
也正是在去凤凰的火车上,认识了对面的那个女孩,后来的女朋友,再后来的老婆,现在家里两个小公主的妈妈。
找到一些当年去湖南凤凰拍的照片。
iTeam,我来了
入职那天,与之前相比,多了个新的女同事 晨燕。
那时,我们给自己团队起的名字是iTeam。
那时候也是淘宝赛马机制的第一年,iTeam 正是凭着手机淘宝项目脱颖而出。
入职当天上午做了简单的入职培训,下午就领了电脑开始干活了。这是我第一次与手机淘宝的交集。
后来也参与了淘宝iPad版本的开发,有一个客户端内的杂志项目,像杂志一样介绍商品,适当的地方显示商品图片,有些专门设计的锚点,点击可以跳转到商品详情页去购买。
那时候的iTeam人虽然小,但装备已经是当时最豪华的了。人手一台 MacBook Pro,当时最新的 iPhone 设备,还有一台27寸的 LED Cinema Display。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设计师,是老板找 eico design 设计;没有产品,老板和开发自己做产品,先把 PC 端的核心业务做到手机上。正式在 iTeam 遇到了 异翅、十五、黑牛、迦象、侠武等,还有几个已经想不起名字的同学,如今大家都已经各奔西东。
也正是借着 iPhone 和 Android 智能机的普及,用户和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第二年技术部门年会,我们老板 正淳 顺理成章从P6升到P8,那个时候整个淘宝也没有几个 P8。
这段时间,工作很愉快。
猛然回首,从文二路西湖国际裙楼,到华星路创业大厦,都成为曾经美好的回忆。
曾经的百淘79期学员,也已经出走不少,如今依然还在的我算一个。
为了间隔年选择离开
也许是前面独立开发的经历
也或许是自己那个想一边旅行一边赚钱的想法
觉得自己还有个更重要的事要做
有些事情只有年轻的时候才可以做,老了也就没有机会了
看过《背包十年》后关于间隔年的想法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盘旋
时不时会冒出来,提醒那个曾经向往自由的自己
2012年4月的一天,和老板沟通了想去间隔年旅行的想法。老板很支持,还提议可以给我保留工作,直到我再次回来。而我考虑此去间隔年,想要时间久一点,不确定自己能够什么时候回来,当场拒绝了这个提议。
直到后来再次入职的时候,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 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快回来。可能也正是当时的果断拒绝,才体现了自己的年轻懵懂和无知吧,too young too naive。
4月最后一天也是我在淘宝的最后一天。
过完了那一天,我也就退出了阿里的江湖,开始自己的间隔年故事。
时间很快,离2022.11.12凌晨已经剩下不到几分钟,而我才讲我了我在阿里的第一段故事。
回到家翻了很久NAS中的相册,并没有没有找到这期间在公司的照片。
找到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杭州传递火炬时,现场观看火炬传递的照片,算是找到的逝去的青春。
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没开始,这篇就作为我在阿里十年的开篇吧。
文章作者 Hager Hu
上次更新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