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ed image 20230522124424.png]

第一篇增长最快的文章

两周前,在 V2EX 社区看到「突然发现女朋友已经在准备520的礼物了,问问老铁们都送什么」的主题,想到不知道给对方送什么更多是缺少对某方面的了解。比如我知道女生都喜欢包包、口红或者项链啥的,但具体哪个品牌好,该买什么型号还是不知道。对于像我一样不愿逛街购物的男生来说,或许最好的结果就是告诉我买哪个,这个东西买了之后对方大概率会喜欢就好。

想到通过身份和爱好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身份和爱好代表了会有些共同的特质,比如有同样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一些东西。就拿我自己来说,作为程序员我有些想要的东西可能其它程序员也想要,作为跑步爱好者我想要的装备或跑鞋别的跑步爱好者可能也会喜欢。于是,我回顾了自己是如何当上程序员的,列出了我过去想要、现在想要或者以后想要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程序员想要的节日礼物

一开始发到个人博客上,博客本身没有多少用户没有阅读也很正常。第 2 天我在 V2EX 社区发布了主题,主题大意就是我作为程序员和跑步爱好者想要的东西。之后文章阅读数就开始增长,当天一直有用户点击进来阅读。我看着数据也很开心,看着下午5点的数据,感觉按照这个趋势第 2 天阅读应该会过 1K,结果晚上 19:42 就已经到了 1K 次阅读。

[CleanShot 2023-05-22 at 08.50.40@2x.png]

程序员想要的节日礼物 也成为了开始写博客以来阅读最多的文章,也是增长最快的文章。截止现在,累计阅读已经到了 1.5K,总结来看,就是周末 520 加上 V2EX 这么优秀的社区,才带来了这次的最快阅读增长。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那就是去做用户想要而且愿意使用的东西,通过用户验证这个东西是不用户愿意使用的;其次要有渠道告诉用户有这个东西。正如 增长黑客 中提到的,好产品是一切增长的前提。YC 曾给创业总结过一条,创业就是做用户想要的东西,build somthing people want.

错过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之前在V2EX 社区看过 独立开发者往事 的主题,一直没有阅读。这周三完整读完了在知乎的 往事系列 文章,非常值得推荐。可以从文章中看出作者的经历、成长和思考,这些思考也让我想起了自己错过的移动互联网浪潮。

开始想要做手机开发,还是 J2ME 的时候。那时候觉得手机开发项目不大,可以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下,这样既能有收入还能去旅行一段时间。所以当时啃了几本 J2ME 的大部头书籍,但当时还是 NOKIA 和 Symbian 的天下,J2ME 平台机会比较少,最终也没走到 J2ME 手机开发的路上。

2009 年在杭州,软件开发老板找我们聊方向,谈到了 Google 出的 Android 系统,让我们有时间了解一下。这应该算是我踏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启蒙,那时候也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浪花。我很认真的开始看英文电子书,后来去百脑汇买了搭载 Android 的第一款 HTC G1 手机来开发。最早做的是一款列车时刻表,放到 Android 社区给用户下载,记得有 hiapk, androideoe 等社区。当时 Android 开发用的是 Eclipse,配合 Android 开发插件。Android SDK 还是 1.5、1.6,模拟器很简陋,我都是数据线连真机开发调试,体验会好一些。

Android 开发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已经熟悉了,禁不住好奇心又找了 iPhone 开发的电子书来看。我的编程之路都很相似,大学学习 Java,毕业了学习 J2ME,还有后来的 Android 和 iPhone,都是先找书来看,觉得自己需要上手的时候再找设备开发。

一开始也没想过要买苹果电脑也买不起,了解到有穷人的替代黑苹果,于是在淘宝上买了二手 ThinkPad T60,再按照远景论坛 pcbeta.com 的分享换了无线网卡,就这样第一次体验到苹果的生态。苹果通过模拟器开发调试的体验比 Android 开发领先不要太多,从此也再也没有再做回 Android。后来想到要真机测试,iPhone 买不起,从威锋网社区用户那里买来了第一代的 iPod Touch,当时的 iOS 系统还是 3.x 的版本。ThinkPad T60 加 iPod Touch 一代就是我当时的苹果开发设备。

最开始做的是电子书,做过几本,后来利用新浪读书的内容做了电子书平台 - 好读书,想的 sologan 是「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也算是我第一次尝试独立开发,因为做的早开发者少竞争的应用也少,那时候不需要宣传就会有用户使用并且愿意付费。后来好读书收到中信出版社的律师函,我也进入了手机淘宝开始工作,当时选择了直接下架应用。至此我的独立开发生涯也告一段落,后面主要的时间就是回到了大厂的工作和家庭上。

今天再去看 AppStore Connect 中的 Payments and Financial Reports 数据,看到从 2010 年 9 月开始每月都会从苹果得到收入,11月就已经突破了 2K, 后来怎么就没有继续下去,真是觉得当时自己的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换一个思路解决律师函的问题,应该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CleanShot 2023-05-22 at 11.27.25@2x.png]

进入手机淘宝之后,断断续续还是从苹果得到了一些收入。回想起来,其实也有过两次机会,一次是从淘宝离开选择间隔年,另一次是结束间隔年重新进入淘宝。现在也已经不记得这两次机会当时是怎么想的了,只是觉得可能到了结婚的年纪,在大厂认真工作才是正常的生活。

[CleanShot 2023-05-22 at 11.29.42@2x.png]

错过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这必须是值得我深刻铭记的一段旅程,代表了当时懵懂无知的自己。当时有太多的想法想去做,注册了不少 AppId,iRead,iTravel,TravelKit,iPush,在路上,旅行圈 等,最后却没有做完交付一个,也就没有激起哪怕一点点浪花。

精益创业先要避免浪费

重读完《精益创业》,避免浪费是这次重读的最大收获。Eric Reis 在尾声甚至用了一章来讲述杜绝浪费,也足以说明它的重要。

精益创业的核心在于围绕愿景,开发一些列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建立一项可持续的业务。通过“开发 - 测量 - 认知”的反馈循环,验证产品的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通过顾客来证实自己的认知是否正确,如产品有没有用户愿意付费使用?之前一直想着集合应用在年底推出年终总结的频道来收费获得收入,看过书之后觉得未免太晚了。应该尽早证实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个功能买单,而不是等到年底才发现用户不愿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和精力。而这恰恰是精益创业应该避免的状况,费尽心思开发出来的产品,没人愿意付费,甚至没人使用。

作为程序员,想当然的觉得自己的时间都应该投入到开发中,调整实现方案,或者增加新的功能。只有这样,自己觉得时间没有浪费,也更有效率。看书之后才发现其实不是,书中提到,“在我们弄明白如何销售和制作产品之前,不值得投入任何工程开发的时间”。特别是任何超出早期使用者需要的额外功能或修饰,都是资源和时间上的浪费,而这正是最小化可行产品的价值所在。不应该通过是否开发了更多产品和功能来衡量自己的生产效率,而是要想办法把时间和资源投入到创造价值并促进增长的业务和产品中。不妨换一个角度,逆向思考就是做的这件事有没有创造价值并促进增长?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贴在自己每天都能留意到的地方,提示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集合是我做的第一个尝试,之前一直想的就是增加功能,比如集合模块,支持更多的结构化数据。现在看来急需验证的就是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使用,除此之外的努力都是浪费。用户是否愿意付费使用,关键又在于集合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价值,让用户觉得付费付的物有所值。